30囉
這一天好像沒有特別不同,不過為了日漸衰老&膨脹的軀殼,我警覺地又開始一萬步了
昨天在車站領機車時,老闆問「妳在台中唸書阿?」挖賽~我好歹也比較像剛畢業的新鮮人,原來還是學生樣呀
這天沒有什麼盼望,只想吃一個小小可愛又好吃的蛋糕。
隔了多久沒有發文,我就低潮了這麼長
從三四月的低落,一直到冬天才甦醒
面對自己是踏實的必要條件,逃避自己,就會離自己愈來愈遠
我覺得自己是屬於冬天的人
可能是生在冬天,所以到了冬天我好像醒過來了
鼓起勇氣跟san說了我的經濟狀況,想想似乎沒有那麼糟,不用一直深陷在陰影裡
其實我很感動她並沒有嫌棄我這個姊姊,對我來說,年紀大得要照顧小的
所以若收入不比弟妹們高,是很丟臉的事。
雖然在職場上很多爬的高的人,個個年輕有為,但當很切身的在自己身邊發生,說不在意很難。
不管是跟親戚兄弟姊妹,或是同年齡的同學們,都會有一種比較心理
記得年初看到這篇文章,眼淚是撲簌簌的掉
許多研究證實
我們想像中的不幸福,才是造成我們不幸福的原因。
其實幸福的啟動鈕,就在我們腦中。它,取決於你看事情的角度。
一棟豪宅、一件華服、即便是中樂透,真的能讓人幸福嗎,或只是製造瞬間快感?
反之,一間陋巷的小屋、每月兩萬元的收入,真的就不能幸福嗎?
回頭想想我才明白,我的眼淚除了代表認同這樣的觀念轉換、但同時也代表我在意自己的處境並不優渥。
但純粹說服自己拿兩萬多就能幸福,其實充其量也是鴕鳥心態
所以必須面對。
逃避是容易的,面對是疼痛的
所以面對很勇敢,要常常鼓勵這樣的自己,不能只一味的省思後責難,否則會適得其反。
想當初選擇不當老師,走入餐飲業這條(不歸路?)
是因為覺得還沒有準備好,以及因為嚴長壽總裁而產生對服務業的強烈興趣
走了這一段路,到了30的臨界點。
週六晚上的吉生沙茶火鍋聚餐,匯聚了一桌認識我前男友的各路朋友們
有大學學姐、柚子、葉姊姊,這群人吱吱喳喳,從火鍋店一路延伸到集集茶行
學姐還是一樣活力四射,講到2點毫無倦容,倒是我這破少年哈欠連連
但這晚很有收穫,像是年度總檢討,而且是10年份的XD
然後我前男友一定耳朵很癢,因為整晚的話題時不時圍繞著他,而且沒好事~噗
重點整理:
1.想辦法讓自己在個個場域都能*自在*
2.家不是一個蓋子,家人同在的地方就是家
3.找到自己不容易,找到了之後就容易自在生活
4.不要把別人的期待掛在身上,走自己的路,無所謂正軌&偏軌
5.當別人詢問你意見時,先自問「這件事是否需要我收尾?」若是,則堅持自己確認對的方法執行/若不需擦屁股,則把靈魂抽離、微笑旁觀就好,兒孫自有兒孫福
6.危機時刻,很容易小時候慣性的自己會衝到第一線想處理危機,這時要抓住小小瑜「我有些話要跟你說,等一下」「你長大了、你有力量、不怕,你可以的、不怕」
7.教育孩子是每分每秒的事,若注意他20歲前的每分每秒,可以換來21之後母子彼此的海闊天空
8.在婚前一定要確認彼此對「妻子」「丈夫」的角色認知與期待
學姐提起東籬的員工旅遊,因為她幫了很多忙,包括畫路線圖等等
她說這是我「發跡」的event,想想我自己的價值,原來是這樣獨特的
這旅遊的籌辦時間很充裕,我探路約4次,連遊覽車走的路線我都沿路開過車記著
早上出發時有早餐,上車點名每人發了一瓶冷泡茶自己泡、不泡的就喝礦泉水
到集集添興窯動手捏陶土(玩泥巴),中午吃割稻飯~
每個同仁+家屬得到surprise--刻著自己名字的小碗公擺在桌上+一雙環保筷
看到他們開心的神情,滿足的大口扒飯,這感動我真的忘不了
沿路我也安排了簡易生態導覽,畢竟我認識的植物不多,但拿來唬唬同事還算可以XD
各景點的導覽都有搭配有獎徵答,因為透過小利益,彼此會有更多互動與參與感
手冊是我最驕傲的部分,除了人員名單、分房表、路線介紹(特別謝謝學姐幫我畫地圖)
每個景點也都有詳細介紹,到了日月老茶廠,翻開那一頁的左下方,有一個2cm*2cm的小小茶包,是阿薩姆紅茶,讓大家聞香的
我可憐的同事家裡有裁縫機,被我荼毒拿茶葉+白色茶袋下班回家加工,好口憐
整趟旅程真的很有趣很豐富,細節有很多我忘了,但我確定同行的大家都很開心。
這活動給我的成就感很不一樣,在多年後回頭看,才真看出了端倪(是瞎了嗎)
*學姐語錄:搖喀噌的時後,要考量自己有多少時間、體力,基本上80-120分之間的差別,只有自己知道XD
30的回顧,我覺得自己很幸福
雖然還有某些困難要跨越,知道也只能一步步走,無法一蹴可幾
但我有好多愛我的人,是最好的支持系統。
而我的30,開始確立自己的價值,也學習體認自己的渺小。